2011年,虽然中央要求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要防止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但各地加快发展的势头依然强劲,土地需求十分旺盛。
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局党组书记才达说整改期限3个月、9.河南新达畜产品有限公司:污染防治设施严重老化,无法正常运行。
危废存放不规范、无标志。因污水管网维修,开封市每天将7万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惠济河。大气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8.淮阳泰德隆皮业有限公司:无环评手续。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限期补办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对拒不落实整改要求的,将实施挂牌督办。加强政策、信息服务,积极推动地勘单位走出去。
做好农用地分等定级评估和土壤微量元素测评分析成果应用,探索成果动态更新机制,促进耕地质量保护。建立健全土地和矿业权有形市场。新增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56亿吨和3万亿立方米。稳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要不断夯实工作基础,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着力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和干部队伍执行力。改革创新需要在协调配合中不断凝聚共识,积极稳妥地推进。
组织实施黑龙江、陕西、贵州三省煤炭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及时总结,完善矿业权出让制度。整合矿区6574个,减少矿业权2.6万多个。继续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开发利用的动态监管,大力推进闲置土地整治清理,加大违规违法房地产用地信息公开和查处力度。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建设一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基地。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创先争优工作,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执法监管,切实管好用好国土资源,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完成6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例行督察,加强对地方政府贯彻落实土地调控政策和重点地区耕地保护政策执行情况督察,不断强化对地方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业务的全程监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相关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和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二是完善执法监察体系。
切实抓紧做好2010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和实施问责相关工作。保经济发展,保耕地红线年度行动是我们落实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重要平台,我们将持续抓好,不断深化,着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近7万亿元。面对复杂的形势,对照中央的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土资源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方位、承担的职责和肩负的使命,更加准确地定向、定位、定思路,改革创新,善治善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切实有效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
探索建立注册地质师制度。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答学习时报记者问记者:徐部长您好。加快推进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设。开展城市批次用地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有序开展采矿用地改革试点,总结完善相关制度。四是坚持推进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的有机交融和深度结合,持续提升干部队伍践行科学发展的素质和能力。
加强和改善房地产用地调控。记者:在增强国土资源发展动力方面有哪些考虑?徐绍史:改革创新始终是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要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您如何看待土地管理的两难局面?徐绍史:土地管理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难点。
依法行政不断加强,土地、矿产两法修改稳步推进。组织开展第一届全国地勘钻探职业技能竞赛。
您如何评价过去五年的工作?徐绍史:十一五国土资源工作成效显著,来之不易。土地执法形势总体向好,但违法违规用地依然总量大、比例高,从2009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结果看,重点工程项目用地和部分行业用地违法问题严重,问责压力大。全面强化土地督察和执法监察。持续推进并逐步深化试点工作,探索缩小征地范围途径和方式,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机制。
2011年,虽然中央要求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要防止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但各地加快发展的势头依然强劲,土地需求十分旺盛。在十一五国土资源改革发展实践中,我们一是坚持以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为主线,既抓顶层设计、又抓业务基础,统筹工作布局,为国土资源事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坚持每季度公开通报和挂牌督办一批违法案件。
审批制度、管理方式的改革,还需要持续推进。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推进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一是坚决贯彻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毫不松懈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土地督察工作。三是系统总结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特殊时期以及改革试验中临时性应急措施和特殊政策,及时规范上升为制度性政策。同时,我们要高举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开展找矿突破行动两面旗帜,实施地质找矿三年有重大进展、五年有重大突破、八年重塑矿产勘查开发格局行动,着力提升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2010年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部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开展耕地保护补偿试点。2010年前三季度土地市场总体平稳,量升价稳,但第四季度以来持续升温,量价齐升,第四季度住宅用地供应量环比增加34%,全国105个重点城市住宅用地价格环比上涨 3.7%,房地产用地调控面临较大压力。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16个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社会民生项目、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用地需求将明显增加。把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强大动力,迎难而上、重点突破。
推进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矿业权管理,规范矿业权协议出让。要促进地勘单位改革发展。